第(1/3)页 这一时期,D德快速崛起,并且已经展现出了明显的扩张意图。整个欧洲的局势都变得紧张了起来。 对于战略物资的需要快速增长,各国都在暗中储备物资,所以对外输出相对少了许多。 小鬼子近段时间本来就非常的低迷,弄不到物资是一点都不奇怪。虽然华夏国内各方势力也同样紧张,可对比之前,还是好了许多。 何况华夏民族本来就擅长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进行作战,他们最出色的是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没有条件能打,有条件就打得更好,更强。 各地掀起了反攻小鬼子的浪潮,并且取得不了错的战线。各方势力都是捷报频传,小鬼子占领的地盘极速缩小,好些占领区都被收复回来。 这段时间里,小鬼子的将领也是如走马灯一样的换个不停,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明显的改善。败仗依然是一仗接着一仗,损兵折将不说,这让鬼子高层对这场侵略战争的走向变得更加的迷茫。 已经有好些鬼子高层认为向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华夏古国进攻是错误的选择。它们更应该向那些实力弱小,拥有大把肥沃土地的国家进军。 鬼子的战略开始明显往海军方向偏重,毕竟海军取得的成绩明显好很多。特别最近一段时间,跟陆军相比完全两个极端。 只是鬼子海军的膨胀不免要与鹰酱的太平洋舰队发生一些并不愉快的事情。这让好些鬼子海军将领生出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如春天的小草一般,茁壮成长。 温三积极的呼吁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也跟着积极响应。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各部的兵力也是打着滚儿的往上翻,如果有足够的装备,恐怕总兵力能翻两三倍。 就来温三所部来,连续胜仗让他的部队数量越打越多。且不说那些专程过来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光是辖区内的老百姓,一个个参军都是非常的积极。 要不是温三特别注重军队的质量和战斗力,他的总兵力能一下子扩张到五十万去。 尽管这样,温三手下的总兵力也一下子达到了25万左右。如果加上地方安保部队,轻松超过30万人。 这已经妥妥的集团军编制了。 第(1/3)页